学习园地

学讲话·品典故 | 兄弟同心 其利断金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添加日期:2019-06-13

  6月11日,在对吉尔吉斯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发表题为《愿中吉友谊之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吉尔吉斯斯坦有句谚语,‘兄弟情谊胜过一切财富。’中国人也常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吉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确保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是中国人常用的一句古语,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过。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原文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臭”通“嗅”,表示气味,整句话解释为两个人同心协力,便能发挥出如利刃一般斩金截铁的力量,无往而不胜;两个人同心同德,那美好的感觉如同使人嗅到幽兰芬芳。

  《周易》原句里的“二人”,逐渐发展为今天俗语中的“兄弟”,这种演变,正说明了中国人对兄弟之情的一种认知:兄弟,不仅限于家族内的血缘宗亲,更推广为生活中的朋友同志——志同道合、义志相投的“二人”,就可以是“兄弟”,更可以胜似“兄弟”。这种兄弟,在军队中叫“袍泽”,在生活中叫“知己”,在事业中叫“同志”,他能与你惺惺相惜、肝胆相照,同心同德、同路同行。进而,在中国伦理中,极为重要的“悌道”,也就从亲缘关系里的兄友弟恭、家庭和美,更广而扩散为社交关系中的和谐有爱、人际和睦,乃至国家、民族关系中的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这种社交亲情化的发展,让人看到了中华文化中的友爱与和平、开阔与豁达,以及天下一家的博大气魄。在中国人眼中,无论是相隔一座城、一片海还是一个国,这份兄弟般的友谊从不会因距离而消减。正如古人说“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千里象征着遥远的距离、道路的阻碍;而这样起起伏伏的阻碍、这样长长远远的距离,却可以因为志向相合、道义相投的感召,跨越成伸手即相握的有力相交,勾画为一笑即相知的友好相会。正因为具有这样“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文化接纳性和民族自信心,历史上,各个民族、国家、文化之间多方面的友好往来、交流互鉴、共同进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能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厚积薄发而稳步向前。

  今天,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体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擘画中,体现在“一带一路”的倡议和运作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把中国与各国友好交往的故事讲到哪里,把友谊合作的种子播撒到哪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再到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一系列务实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和使命担当。大道不孤,德必有邻。这样一个追求“天下为公”的国家,赢得了越来越多同道之人的支持和赞同,朋友圈越来越大,也给自身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回顾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曾有一些人醉心于霸权地位和垄断利益,把世界拖入热战、冷战,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灾难。正是由于经历过太多痛苦和磨难,人类倍加珍视合作共赢、谋求共同福祉、推进世界进步。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选择成为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好兄弟、好伙伴,摒弃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反对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坚持开放包容、推动合作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类通往光明未来的正确之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