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历史文化源流 | 民富国强 众安道泰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添加日期:2022-08-19

  古人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

  ——8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民富国强,众安道泰”出自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描述了一种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社会安宁、世道太平的状态。

  《吴越春秋》主要记述了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之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国语》《左传》等文献之不足。《勾践归国外传》卷记载了越王勾践自吴返越后的经历。勾践君臣深知治理国家既要富国,亦要殷民,其采取的“内实府库,垦其田畴”“缓刑薄罚,省其赋敛”等政策,成就了越国“民富国强,众安道泰”“人民殷富,皆有带甲之勇”的大好局面。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传统文化提倡家国一体,国与民,相辅相成、相存相依,民富则国强,国富则民安。在此意义上看,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强盛,二者从根本上是统一的。自上古时期《尚书》《周易》中,就可以读到“裕民”“惠民”“政在养民”的主张。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学生子贡问政于孔子,“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里的“足食”就是指国家治理的关键,是要让百姓吃饱穿暖。汉初众多思想家总结秦亡的教训,对富民极为重视,贾谊指出:“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汉书》中明确阐述:“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为什么治国之道首先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富民思想的源头,是朴素的民本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人民是一国之本,百姓苦乐就是国家利益。可以说,富民是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治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以百姓之心为心,谋求民生福祉。同时,富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民富才能国安。在与滕文公的对话中,孟子就阐述过这样的道理:“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里的“恒心”,即坚定的信念、稳定的思想,既指人的道德意识,也包含社会认同和秩序观念。“恒产”与“恒心”紧密相连,“恒心”与社会的治、乱密切相关,缺乏“恒心”,社会就会陷入无序和混乱。这一道理,管子将其概括为“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生活的从容大度、社会气氛的祥和安泰、举国上下的强盛繁荣,都要以物质富足为基础。

  千百年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百姓生活富足、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社会,始终是最为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但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阶级矛盾的制约,在封建社会,这样的理想一直没有也不可能实现。近代以来,我们曾感受过太深重的贫弱,对民富国强的向往,成为整个民族心底里呼喊了太久的共同声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不渝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而奋斗,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创造性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万亿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形成了超过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这既是国家发展巨变的雄壮交响,也是人民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展望未来,“十四五”时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安排中,“共同富裕”是鲜明标识。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消除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把共同富裕伟大事业一步步推进到今天的历史阶段,也必将在今后的伟大征程上带领全体人民继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进而有为,行稳致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