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之窗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国纪检监察报 添加日期:2019-05-13

       ●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并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一切伟大的进军终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印记,一切真理的奥秘也终将在一次次征服和跨越中成为走向未来的深刻启迪。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刻,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点燃了。近百年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曾经“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国家,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个曾经“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的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荣和梦想。人们不禁会问,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做到了这一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不朽的奋斗牺牲

  嘉兴南湖的红船是我们党的诞生地,在那艘红船的近旁,就是著名的烟雨楼。1751年至1784年,乾隆六巡江南,八次登临烟雨楼。然而,看似强盛的大清帝国却因闭关锁国痛失历史机遇,危机潜伏终铸国运衰亡。辛亥革命翌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乘坐丝网船游览南湖,也登临烟雨楼,并在嘉兴发表激情演说。然而,他所缔造的共和国并没有改变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孙中山离开南湖九年后,在南湖的丝网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它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继续与时俱进,奋进新时代、引领新浪潮。

  坚强的战斗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的凝聚和运用,在于科学的组织。我们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了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使全党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而到了2017年,全国党员总数已达到8956.4万。在党的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党以伟大的自我革命的勇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并特别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高度重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党重视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确定党的政治路线并坚定不移地加以贯彻;党在党内教育中强调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在党内生活中强调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的原则性;在作风培育中强调政治规矩;在纪律建设中强调政治纪律;在制度建设中强调党的集中统一。

  纵览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即便是最严苛的指责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共有超凡的自我纠错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正因为持之以恒的自我革命和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持着严密的组织体系,始终发挥着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保持着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的旺盛生命力。

  科学的理论武装

  近代的中国,所有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都被拿来试验过,几乎没有一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为什么唯有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成功?奥秘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并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政党。党重视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重视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重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重视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使党能够不断适应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解体、民族就要分裂。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学习创新,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书写了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篇章。

  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一贯强调实事求是,不断根据新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变革,从而保持巨大的灵活性和蓬勃的朝气。作为世界最大的执政党,领导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才能真正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伟大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党的十九大立足时代变化,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就使党有了最新的精神旗帜,使人民有了最新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都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源泉。

  至纯的执政情怀

  西方人们曾经这样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它适应时势的能力、选贤任能的体制、深植民心的政权合法性,使其能灵活、高效地应对中国的各种问题,“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与西方政党政治中那些晦涩费解的概念或理论不同,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寥寥数语,简洁而明确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中,无论是创新驱动、激发活力的改革举措,还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治理环境污染、顺应人民对良好生态的期待,还是协调效率与公平关系、既做大蛋糕又更公平分好蛋糕,都贯穿落实着鲜明的群众导向、民生导向,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要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包括老少边穷地区在内的所有地区,不让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关键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不仅如此,党还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事实上,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是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同样地,党在执政中的任何工作做得好不好,只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那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正是因为如此,人民对党的事业的认同、拥护和参与得到不断发展,党的执政基础得到不断巩固和增强。

  纵观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于坚守信仰,忠贞不渝!在于坚守真理,与时俱进!在于坚守宗旨,执政为民!

  (作者 特约评论员 黄一兵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Baidu
map